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的2019年重点工作任务中,“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”被放在了首位。与会代表们认为,我国虽已成为全球制造业大国,但“大而不强”“全而不优”的问题仍然突出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,要着力在强基础、补短板、抓创新、育人才、优环境上下功夫,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,形成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合力。
=》企业痛点难点亟待解决
其实,要说起制造业发展中的难题,企业最有发言权。每到‘618’‘双11’前后,就有大批工人辞职。这些20多岁的年轻人更愿意去做快递小哥,因为这1个月就能挣上一两万元……产业工人培养周期长,没有几年时间培养不出一名好的技工,但员工的稳定性却是个大问题。不仅是一线员工,制造业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也在下降。许多高科技人才并未将所学应用到制造业,而是出现了“利用专业技术玩金融”,高端科技人才择业“脱实向虚”的趋势。再加上银行贷款与企业的生产周期往往不匹配,导致大量中小企业为了获得资金需要付出更高的成本,不仅影响到中小企业的发展,甚至连生存都成了问题。
在研发领域,缺乏关键核心技术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改观。很多企业都存在装备制造和核心部件受制于人的局面。目前市场对发动机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,但一些关键零部件还得从国外进口。目前,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亟待解决高性能芯片依赖进口、工业软件缺乏自主研发、高端数控机床自给率不足、关键基础件性能质量欠缺等问题。
=》制造业大而不强的问题仍然突出
改革开放以来,我国制造业得到了持续快速发展,目前已建成了门类齐全、独立完整的制造体系。从整体看,制造业规模虽跃居全球第一,但大而不强的问题仍然突出:研发投入明显偏低、增值率很低、利润率与国外相比明显偏低、国际化率低和人均产出率低;中国制造业领域的国际知名品牌较少;基础原材料、基础工业、基础元器件、基础技术方面亟须提升。其次是核心技术问题,但最根本的是人才问题,这也是突破核心关键技术“卡脖子”问题的关键所在。
当前我国制造业已进入“爬坡过坎,不进则退”的关口,面临着国内国外的“双向夹击”。一方面发达国家推动制造业回流,实施贸易壁垒,围堵我国中高端制造业,东南亚一些国家也利用成本优势追赶我国制造业;另一方面,我国制造业不断面临着生产成本高企、人口红利下降等不利因素影响。
=》制造业将如何转向高质量发展
专家指出,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,关键是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。同时,政府要在强化国家战略引领、建立良好创新生态、优化产业结构、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等方面更好发挥作用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,就是合理满足消费者正常物质需求的发展。应努力保持制造业内部高中低的合理比例,以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,不求最好、但求正好。
对于企业来说,想保持企业长久健康发展,还是要靠坚持创新驱动、坚持品质立企、坚持人才为本。抓住数字化、智能化机遇,打通传统企业的研发、设计、制造、交付等环节,提高产业的协作效率。
在突破核心关键技术方面,要“引进来”“走出去”相结合,把吸收、消化和再创新结合起来,积极融入全球科技创新体系中。以时代变革为主线,从引进国外技术到整合全球资源,再到布局全球市场,始终做时代的企业;以人的价值为主线,通过“人单合一”,使员工在创造用户价值的过程中创造自身的价值。制造业向高质量发展,企业可以从战略、组织和机制的转型重构上着力。
对于政府来说,则主要是搭平台、优环境、建生态、补短板、稳预期。市场体系好比奥运场的运动选拔机制,政府不需要选择谁最优,只要把准入标准和退出机制设计好,把裁判选好,剩下谁优谁劣自然就分出来了。
“挑战在增多,但我国制造业的机遇仍在。”中国拥有最大的消费市场、完整的产业配套和强大的基础设施,拥有全世界最多的技术工人和中高端研发人员,这是新的人才红利。此外,我们还在实施创新驱动战略,完全可以在某些领域实现换道超车,努力推进建设成为制造强国。
- 上一篇:粒度对饲料加工设备粉碎工艺的影响
- 下一篇:后疫情时期 汽车产业有何机遇